2022-05-12 19:02:38
Bedhead https://www.yidianzixun.com/article/0efGe00X
五月第一个交易日,美帝还是真是热衷于搞事情。据外媒报道,华盛顿已着手准备制裁海康威视,海康开盘挣扎了会后,随即封死跌停板。
那么,影响究竟有多大呢?
海康在电邮中称:所提美国政府将采取的行动有待核实。海康认为,任何此类制裁都应基于可信证据、遵循适当程序,并期待得到公平及公正对待。早前,海康威视也在互动平台表示,在美业务不确定因素较多,但仍在有序开展中。各地区业务占比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,暂无具体占比数据披露。
这消息能不能信,不能完全否认。
也不排除这里有外媒大肆炒作的成分,博取眼球历来是美帝的拿手好戏;不过,全球化这事,在享受估值抬升的同时也要承担估值塌陷的风险。年报中,海康以极大的篇幅提到过供应链问题,提出以高库存缓冲外界风险。
同时,今年一季度,其经营现金流也不太乐观,“增收不增利”。
作为安防业的龙头,海康威视的业务几乎覆盖全球。其在海外设立了3个制造工厂和11个物流中心,以及66个销售分支和服务机构,在155个国家和地区有业务。
如今的全球的情况就是逆全球化。
海康在年报中做了解释:目前,全球供应体系正在遭受大宗商品价格上升、生产与物流受限、大国科技竞争等多种不利影响冲击,虽然公司努力做好供应链的安排,合理调控库存。
但如果全球供应链发生系统性风险,也可能影响其经营。
海康在售硬件设备型号近3万种,这对供应链体系的要求极为严格。对此,海康的应对措施,就是高库存。2021年底,海康威视存货达179.74亿元,同比年初大幅增加56.5%,占总资产比例为17.31%;2022年一季度末进一步增加到185亿元。
增收不增利,现金流也不理想。
2021年年报,海康营收814亿元,扣非净利润164.44亿元,同比增长28.42%;2022年一季度,净利润增长进一步放缓。今年前三个月,海康营收165.21亿,同比增长18.11%,扣非后净利润22.1亿,同比去年增长9.3%。
同时,经营净现金流也持续下滑,且变动幅度与利润增长相悖。
去年全年,海康威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7亿元,同比下滑21.01%。到了今年一季度,其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达到39亿元,而上年同期为净流出20.2亿元。
外部压力大,内部也没找到突破口。
海康传统业务天花板已经很明显,海康威视想寻求新的增长点,可能还是老路子。在2021年年报中,海康将自己现有业务领域定位为“智能物联AIoT”。但从数据看,并不理想。
年报中展示的,安防产品营收仍占到8成。
海康威视主要做的是2B生意,公共服务事业群(PBG)、企事业事业群(EBG)、中小企业事业群(SMBG)占据了大部分收入来源,占比超60%以上。
而这其中,地产、教育又是下游应用领域之一。地产行业低迷会影响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,最终会影响公共安全、交通出行、城市治理等一系列领域,而海康威视旗下产品又与这些行业联系紧密。
此外,还有都熟知的教育行业,俞老师都去带货了。
冯柳不离不弃。
从2021年7月以来,海康威视股价持续下跌,从70.4元左右的最高点,跌至今年4月中旬36.39元的最低位。累计跌幅已接近50%。但冯柳却依然“越跌越买”。
冯柳管理的“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”,一季度加仓海康威视620万股,持股数量达到2.1亿股,成为其第五大股东。相比之下,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宜(163417)和兴全合润(163406)等则陆续减仓,并于去年末退出了十大重仓股。
不知道,今天这局面,冯老师有预料吧。
海康威视上的基金不少,其中不乏顶流,张坤管理的两只产品,合计持仓市值近60亿元,其中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还是海康的第八大流通股东;刘彦春管理的4只基金合计持有6989万股;广发也是海康威视的持仓大户。20只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中出现了海康威视。
一季末,海康上共有474只公募,比去年末少了72家。
这大概也是海康一路跌的原因。
说实话,海康也是倒霉,据传这次扯到人权上了,如果最终被证实,这一劫怕是没前几次那么幸运了。海康有27%的营收来自海外,虽然大部分材料段已经完成国产替代,但芯片生产方面还是靠台积电和中芯国际,海康短期有一定的备货,长期可能会受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