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06-01 21:21:00
>这一年注定是近几年来最难的一年。深圳疫情结束后,上海疫情就紧接着开始了。再后来出现很多城市如郑州,唐山,保定,沈阳,平顶山,三河市,涿州市等受疫情影响相继推出封控,管控等防疫措施。
在这波疫情中,很多行业受到冲击,损失惨重。今天我们把目光投向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社区商店,看他们在疫情中怎么样了。
朋友认识的一家上海水果店的老板,现在正躺在床上生闷气:自己家的店已经被铁丝网封一个多月,每个月还付着高昂的租金!
水果店旁边的连锁超市已经开始营业,还成了保供单位,负责供应周围小区居民的生活物资需求。因为周围只有这家超市开门,没有竞争,排队购买的人特别多,生意爆满。
水果店老板看到后想去社区申请开门营业,却被告知不行,没有资质。
那么怎样可以有资质呢?我们发现在疫情中很多复工复产的店面都是连锁店,这些大老板们实力雄厚,政府对大的企业比较重视。
平时社区里受居民欢迎的果蔬店,理发店,饭店,火锅店,烧烤店,童装店等社区小店现在成了被治理的对象,不让营业,无限期关停。
在上海,这波疫情会直接影响实体店两个月左右不能正常营业,大城市房租和人工成本都很高。由于疫情反复,还可能间接影响之后全年的生意。
有一家经营餐馆的老板止不住叹气:“孩子正在读高中,全家收入都靠小餐馆维持。现在疫情这个样子,不知道以后这个家还怎么支撑。”
国内大部分城市也是如此,疫情下实体店生存艰难。有机构预测会有很多社区小店在疫情中消失,这关乎民生和社会的稳定。
政府不应该“帮大不帮小”,应及时出台相关的政策来帮助这些小店们渡过难关。疫情期间,经营实体店的你们还好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