榕城网

数据太差了!现在,该全面刺激经济了!

2022-06-10 09:23:02

白癜风的发病原因

开篇前给大家伙提个醒,记得关注我们的备用小号。

近期总有文章写着写着就会突然不见,为避免失联,大家记得先把备用号关注起来!

如题,真到了该全面刺激经济的时候了!

4月份社融数据出炉了,差是能预料的,但没想到数据这么炸裂。

惨淡程度直接超越了2020年2月份,疫情爆发初期社会最恐慌的阶段。

看下数据:

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.1%,失业率6.1%,失业率在3月份是5.8%。

4月社融增量为9102亿元,这个数据有多离谱?

3月份这个数据是46500亿,也就意味着4月环比暴跌了80.4%!

从结构性来看,主要是因为居民贷款下降最凶。

4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6454亿元,同比少增8231亿元。

其中,住房贷款减少605亿元,同比少增4022亿元。

嗯,没错,如大家所料,老百姓们都不买房了,尤其是不贷款买房了。

但,你以为大家只是不买房?狭隘了,老百姓现在是啥也不想买。

我们来看一下主要的类目,抛掉房地产上下游的家具、建筑材料。

汽车、服装、化妆品、日用品、金银珠宝等等都在负增长。

这搁过去,买包包、买衣服、买口红、买珠宝项链,是一件让人非常爽的事情,可现在大家连爽都不要了。

不是不买房,是真的什么都不想买了。

到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?

——没钱了,连预期信心都被打趴下了。

最爱存钱的中国人,也存不动了。

4月份,住户存款减少7032亿元,同比少减8677亿元。

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210亿元,同比少减2346亿元。

不仅不贷款,老百姓和企业连存钱都少了,这是为什么?

失业率能说明点问题,4月份失业率环比在上升,大厂裁员还在延续。

失业了,收入减少,老百姓怎么消费怎么存钱?

但没收入就不消费了?

太片面了,也还不是根本原因。

根本原因是资产不涨了。

房价不涨,股票不涨,基金不涨,你的心理预期就会被一一击破。

这些资产都在上涨,你心里会觉得自己财富在增长,也会更有底气消费。

举个例子:

比如你现在工资10000,但如果你明年工资就会变成8000,你会敢使劲造地消费吗?

但如果你现在工资10000,我说明年你工资能涨到15000,你肯定就敢继续买买买了。

在此之前,如果你再有一套有价值且还在涨的房子。

工资涨,房子涨,那你一定消费加满,还会超前消费,花呗白条刷起来。

以上,但凡有一点能涨起来的,现在大家的消费预期都不至于悲观。

所以当下的问题是:

收入不见增长,房价也不涨,还买什么,有钱赶紧存起来吧!

可是,现在真不是发挥节俭美德的时候。

你不买,我不买,经济有可能真的会狗带。

所以接下来,真的全面刺激经济了。

其中,最重要的,是激发大家继续买买买的信心!

每一次危机都有一次机会,要懂得在危机中抓住难得机会,才能实现财富的增长,那么今年到底要不买房,怎么买房,买哪里的房子?

大家如果遇到卖房的疑问,可以扫码下方二维码添加我们微信,可以详细聊聊你的疑问。

刺激消费,到底有多重要?

最近高层会议,频繁提出一个关键词——

促销费。

为什么要促进消费,就是因为消费对经济提振作用太重要了。

三驾马车,投资、出口、消费。

前面两个直接趴下了,1—4月份,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.8%,环比下跌了0.82%

4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更是出现罕见的负增长。

出口呢,相对稳定,但今年越南强势崛起,我们面临的压力可不小。

所以高层把希望放在了消费上。

老百姓不消费,商家就不可能扩大生产。

消费的作用是:

刺激终端消费→促进企业扩大再生产→企业用工增加→居民收入提升→进一步增加消费。

不消费,货币就没办法循环,循环就意味着经济下滑,更多企业关闭,更多人失业,更没人花钱。

所以刺激消费,就是推动经济回到正轨。

今年要是想稳住这5.5%的GDP目标,刺激的动作一定要快,留给国家队的时间可不多了。

这不,刺激大招一个接一个。

普通老百姓的最大消费,一定是住房。

全国范围来看,3月-5月,我们不断听到楼市松绑的消息,房住不炒,但是有些说法可以改变。

比如:要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比如:更多城市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更相适宜的楼市政策

总之,道理很朴素,就是别躺平,有钱的赶紧买房。

限购没名额?

那就放松限购,南京、苏州、合肥、杭州,开始调整个税缴纳时间。

买房成本高?

那就降低首付比例,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,降低房贷利率,少付钱,多贷款。

上层的用意很明显,谁有钱就刺激谁消费。

有钱能买房的,赶紧买房。

没钱的,那就去做日常消费。

全国有多个城市直接发放消费券,你不买房,总得买菜、买衣服、买日用品吧。

从4月份开始,全国至少有19个省份发布了43项消费券相关政策,计划投放总金额超过50亿元。

消费券是有乘数效应的(关联消费金额/消费券核销金额),根据之前实施过的城市来看,经济学家认为消费券能达到3.5-17倍之间。

之前香港就是通过发放消费券来拉动零售增长,从2021年8月香港分批次发放消费券,零售业的同比增速就保持到了7%-12%之间。

广东发放政府消费券2629.85万张,涉及金额6.07亿元,最终撬动消费交易35.81亿元。

可见,消费券的效果是非常直接的。

所以,别躺平了,赶紧去消费吧。

近段时间,经济学家也在大力呼吁消费,你以为你是为自己消费,其实是为GJ经济振兴。

但刺激消费这件事,力度还能再大些。

现在刺激消费,手段无非两种:

1、增效,比如说发放消费券、发放补贴这种,这种不用提高收入,相当于直接“发钱”

2、减负,这种主要就是延迟还房贷,消费抵押个税以及税费减免等等,这种就是让老百姓兜里有钱,有钱才敢消费。

以上2种手段,尺度还能再大些,步子还得再快点。

消费的大头,住房就已经在快步走。

前几天不是出了重磅政策,允许房贷利率最低下调到4.4%。

这招很猛,真正让利于民。

而且信号意义比实际意义还大,允许各地的利率低于LPR利率,相当于过去的基准利率打折、

如果5年期LPR还继续下降,今年的低息程度就有可能超过2009年利率7折(4.1%),这个刺激就猛了。

而且我的预判是LPR这个月20号不降,下个月也必须降,因为二季度马上结束,时间真的不多了。

在减负这一块,呼声最高的还有存量贷款打折。

现在所有的利好都是针对新增贷款,但不少人1-2年前的房贷利率最高达到6%以上,哪怕降低到LPR利率4.6%,这里每月省下的月供达到3000元以上。

要想大家兜里有钱消费,单纯发消费券还不够,过去借钱太多,负债太大,得给大家减点负了。

真正期待能有存量贷款打折的利好消息传来。

另外,针对疫情,在今年也要有个明确的说法了。

彻底消费还是与之共存,或许有更好的平衡方式?总之,今年还得有个更好的解决方案。

否则动辄14天多则30天的封控,企业和个人都熬不住。

最后,还是离不开保就业,今年1076万的毕业生,还有那些从互联网大厂优化掉的待业人员,都在嗷嗷待哺。

保障就业,就是保障一个人基本的民生消费力,没有收入,一切都是扯犊子。

总之,今年压力很大,真到了全面刺激经济的时候了。

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,时代的一粒灰,落在个人头上,就是一座山。

今年,真的没人能够完全躺平。

看完文章,如果你也认可,别忘了关注我们,昨晚我们刚落地苏州,将会在苏州进行考察,后续可以期待我们的考察文章,点击下方名片持续关注。

-end-

以上为正文,来自雪莉

4月社融数据出炉,真的太惨淡了,马上5月要结束,留给刺激经济复苏的时间不多了,接下来预计步子会迈得更大一些,更快一些,现在这时候,没人能躺平,今年到底不要错过任何一个“危机”,但又一定要谨慎,今年投资怎么操作?任何买房问题都欢迎长按识别扫描下面二维码,李老师及其研究团队成员为你一对一解答!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Copyright© 2015-2020 榕城网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