榕城网

高校观察:清华大学缘何会由学术并不突出的王希勤教授出任校长?

2022-10-30 10:12:02

双登蓄电池

前言

俗话说:“火车跑得快,全凭车头带。”作为一所高校的带头人和掌舵者,大学校长对于学校而言至关重要。正因为此,大学校长的遴选工作可谓是慎之又慎,要求也是非常严苛。尤其是名牌大学校长,更是优中选优百里挑一,两院院士担任校长甚至已经成为标配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清华大学迎来了自己的新校长王希勤教授。值得一提的是,王希勤教授学术成就并不突出,甚至没有国家级学术头衔。那么,王希斳教授究竟何许人也呢?

在清华大学土生土长的王希勤教授!

王希斳,1968年出生,江苏泰县人。1986年,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,就读于无线电电子学系(现电子工程系),从此就与清华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。本科毕业后,他被推荐攻读博士学位,并在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。

在清华大学,王希斳主要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的研究工作,取得了不错的科研成绩。在此期间,他主持的科研成果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,他也先后晋升为副教授和教授职称。但是在两院院士等学术大牛云集的清华大学,王希勤教授的学术成就并不突出,甚至并未取得国家级学术头衔。

但是相较于在学术科研的平淡,王教授在管理工作上却是风生水起。在清华大学,王希斳先后担任电子工程系副主任、主任,并在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和人事处等重要部门担任要职。2016年,王希斳教授出任清华大学校长助理,走上了校级领导管理岗位。此后数年间,王希斳教授更是先后担任副校长和常务副校长等职。

如何看待学术并不突出的王希斳教授担任清华大学校长?

2022年2月份,原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教授出任书记一职。而新任校长却由学术成就并不突出的王希斳教授出任。对于这一选择,坊间也是议论纷纷。尤其是清华大学作为全国顶尖名校,校长一职却由非两院院士,甚至于没有国家级学术头衔的王希勤教授担任,这样的选择也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。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呢?

第一:王希勤教授作为清华大学成长起来的高校管理者,是土生土长的清华人,对学校的校务环境和管理政策等非常了解,有益于管理政策的延续性。王希勤教授从大学本科时起就踏入了清华大学,至今已在清华学校工作了三十多年,对于清华大学的发展历程和存在问题心知肚明。因此让王希勤教授出任校长一职,也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。

第二:纵观国内名牌高校,绝大部分都是院士校长,甚至有不少书记校长双院士的配置。但是,这种两院院士担任校长也有很大弊端。因为校长不仅需要花费时间来管理学校,而且对于本身领域的研究也不能就此懈怠,因此很难平衡两者花费的精力和时间。但是王希勤教授作为非院士级别的学者,其学术压力相对较小,因此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管理校务。

第三:大学校长作为高校的管理者,其学术能力固然重要,但是其管理能力才是最重要。在我国近百年的高教史上,很多著名的大学校长学术并不突出,比如说清华著名的梅贻琦校长,华科之父朱九思校长以及现任西安交大王树国校长等。尤其在清华大学拥有众多院士的前提下,学术并不突出的王希勤教授出任校长反而会放开手脚,也开启了校长任职的新风气!

写在后面

"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。“作为我国最顶尖的高等学府,清华大学在我国高教的地位举足轻重。如今,清华大学由非两院院士的王希勤教授来执掌,在如今追求院士校长的潮流中算是一股清流。也希望在王校长的带领下,清华大学可以取得更大的成绩!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Copyright© 2015-2020 榕城网版权所有